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申请加入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宫氏文化 宫氏族谱 宫氏活动 宫氏论坛 宫氏名流 宫氏企业 功德名录 文献资料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公告信息
如何做好家谱?
如何做好家谱?什么是家谱?家谱的几项重要内容是什么?格式都有几种?针对几个问题,我整理了部分资料,和宗亲朋友们共享,资料如下:
  家谱的定义 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通过这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放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有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从为可与正史与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
二 谱名 家谱,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三 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四 谱例 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下面我们为大家举一个例子:
凡例 范氏族谱
一、本谱总分五卷,共列内容十六章。历次谱序列于卷首,其一至四卷为世系图,第五卷为世系考、旌表诰命、官秩与名宦、族礼、祭礼、祠堂、义田、传记、艺文、史料等综合卷。第一卷中列明本谱总目录,其余卷仅列本卷目录。
二、谱中世系图所载之世系支派,一律按世次排列,概不冠姓。妻室有姓名者列入全名,无名者只称姓氏,列于夫男简历之内,不另记述。
三、旧谱记男不记女,本次续修于女均予入谱。女子简历记入父辈简历中,已婚子女列明夫男姓名。
四、遵旧谱惯例,仍以竖排从右至左阅之,每页列五世,起始世次族人标明父辈名字,以便衔接。为方便阅谱,原谱中的繁体字、异体字,此次续谱时均改为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的通行简化汉字。无简化字者,仍以原谱登之。
五、谱中文字凡出现族人姓名、名讳、字、号、官衔、封号者,皆加着重线,以便识别。现代文章中多未标注。外族人员与官衔等不在此例。
六、本族新增之传记、艺文、史料等,有出处的皆注明出处,明示作者,以期族人核对。原实行、忠义、节烈贤孝被另外刊载的,亦予标明。
七、本谱所入之传记、文艺等,均按世次排列,世次相同者,以长幼分之。外族艺文以时间先后排序。
五 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六 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七 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 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九 五服图 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十 世系 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元定论,不过至迟已在南宋时出现,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十一 坟茔 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十二 续后篇 续后篇,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十三 捐修人名录 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十四 家谱格式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上几项。
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任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一、欧阳修式(亦称为欧式)
欧阳修式: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一1072年)在编撰《欧阳氏谱图》中创立的:“谱图之法,断之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此法,记录人的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图式进行表述。” 每五世一图,第二图五世至九世,第三图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至现存者为止;先人小传叙源主名讳,字号,配偶,仕官,特行,葬地,封赠,享年等。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排列,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第一个是山东海曲刘氏家谱:
 
第二个是开州天水赵氏家谱,它们采用的都是欧阳修式(也即欧式)家谱格式:
 
二、苏洵式(亦称为苏式)
苏洵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
 
 
欧阳修和苏洵是“唐宋八大家”的著名学者,二人文集流传甚广,其编修的族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洵式家谱格式又称垂珠体式,其特点是:世代直行下 苏洵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各支谱为一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旺远,较欧阳氏更为严格。
 
欧阳修和苏洵创立的五世图式小宗谱法:即欧阳修“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到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苏洵在其“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为后世修谱提供了范例。
欧阳修和苏洵是“唐宋八大家”的著名学者,二人文集流传甚广,其编修的族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洵式家谱格式又称垂珠体式,其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三、牒记式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具体如下图所示:
四、宝塔式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具体如下图所示:
以上资料有不当之处,希望宗亲朋友们来信来电指正,同时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投稿,丰富网站内容!
信息分类:公告信息  添加时间:2015-1-27 15:31:52  浏览次数:4891 查看上一条信息 | 查看下一条信息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本文章由 中国宫氏联谊总会 添加整理---
宫氏名流 更多
宫愚公--上海民航管理局政委
宫维桢--江苏省副省长
宫呈祥--共和国功臣宫氏家族骄傲
宫吉昇--莱阳市濯村老书记 东莱宫第26世
宫慕久--清朝上海道台
宫毓民--山西省繁峙县大李牛村
宫本言--黑龙江省副省长
宫俊卿--中国镍都第一任总会计师
 
宫氏企业 更多
山东莱福特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青岛科尼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科美拖车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宫氏家族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给宗亲朋友拜年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QQ群:125633291     微信号GBZ20150101 QQ:1500192534